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10的博文

谈得投机,才能情投意合

图片
在恋爱关系中,双方的相似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兴趣、价值观、性格等,常常决定着初期的选择,并可以预测长期的稳定程度。 相似性还表现在交流过程中的相互匹配,比如手势,目光注视和姿势等。对语言相似度的研究通常关注虚词使用的相似度。虚词又称功能词,经常被使用,但是与对话的内容无关。因此心理学家认为虚词的使用与恋爱关系会存在关联。在两性交往中,最主要的功能词是人称代词。如果夫妻间使用我们 (we)多,而使用你 (you)少,则离婚的概率降低,而且对婚姻的满意度更高。 语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单方面的考察词语使用并不是好办法,相反要看的双方使用词语的匹配程度。因此心理学家开发了语言风格匹配 (language style matching, LSM)技术,来统计对话双方使用某一类词语频率的相关性。 具体做法是,将两人对话文本分成人称代词,非人称代词、冠词、连词、介词、助动词、频率、否定词和量词九类,分别计算每一类词语两人使用的概率的相关性,再将9类的相关性平均。 研究者一共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是在一次快速约会中,记录了40对男女的对话场景,然后计算两人对话的LSM。随后参与者需要向实验者报告否愿意与对方继续交往。结果发现,谈话时语言匹配度越高的双方更倾向于开始恋爱关系。 实验二关注的是语言匹配对恋爱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者记录了84名参与者10天的IM聊天记录,并在3个月后调查参与者是否还维持着恋爱关系。结果符合预期,那些在聊天中更“和谐”的伴侣,更容易保持稳定的恋爱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语言匹配程度与参与者主观报告的两人相似性是相对独立的。如果去除主观相似性的影响,语言匹配的相似仍可以预测恋爱关系的起始以及稳定程度。这说明谈话中的相似程度双方不一定能够意识到,但确实会影响两人恋爱中的关系。 另外,这篇文章还提出了可以利用QQ或MSN聊天记录来预测恋爱关系的稳定程度。Geek们如果可以把这个功能实现,还是很有应用前景的 :) 。 Molly E. Ireland, Richard B. Slatcher, Paul W. Eastwick, Lauren E. Scissors, Eli J. Finkel, & James W. Pennebaker (2010). Language Style Matching Predic

随机共振 (Stochastic Resonance)

图片
噪声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要听一个人说话,就要尽量排除周围无意义的声音的影响。对于一个抽象的信号加工系统,噪音的存在通常会影响系统传递信息和检测信号的能力。因此理论上讲,噪音是系统的敌人。但在实际的系统中,经常会发现当系统中存在不可预期的随机震荡时,系统的表现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增加。这就是传说中的随机共振现象 (Stochastic Resonance)。对于一个理想的线性系统,噪声自然会影响系统的表现。但对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特别是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系统,常常会表现出随机共振。 随机共振最早由Roberto Benzi与1980年提出,用来研究冰河纪的周期变化。对于复杂的神经系统,自然也是随机共振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1991年,Bulsara等人第一次提出了单个神经元的包含随机共振的模型。心理物理学研究也发现,加入一定空间和时间噪声之后,视知觉阈限会降低。下图中横坐标代表噪声强度,纵坐标代表图片的检测阈限。阈限最低的点并不是噪声最小的点,相反噪声强度在一定水平时阈限才是最低的。 图片来源: Simonott et al., 1997 对人脑成像的研究也有一个有意思的结果。McIntosh等人 (2008)的研究发现,虽然在儿童发育过程中,行为表现的稳定性会提高 (trial by trial variability),但诱发电位的变异却是增加的。这说明大脑活动的变异水平可能与认知能力的高低有关。当然,心理学和脑成像的实验都只是观察到了符合随机共振的现象,还不能对随机共振的原理进行解释。不过随机振荡现象对人脑中存在的众多噪声的作用的理解可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fMRI信号的低频振荡。 另外,随机共振现象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也有应用价值。比如在老年人的运动训练中加入触觉振动刺激,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平衡能力。人工耳蜗移植后使用随机听觉刺激也可以帮助听觉神经的恢复。 McDonnell, M., & Abbott, D. (2009). What Is Stochastic Resonance? Definitions, Misconceptions, Debates, and Its Relevance to Biology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5 (5) DOI: 10.1371/journal.pc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