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08的博文

10个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

PsyBlog  上总结了10个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现在译言上有人把它翻译成中文了,持续更新中: 1   婴儿早期记忆 2   自我概念形成 3   儿童学习发展 4   依恋类型 5   婴儿的社会行为 6   儿童何时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 7   物体恒存在 8   学习过程 9   游戏 10  认知发展

两个DTI研究

图片
现在DTI的研究越来越火了,而且总看到牛文章出来。听说很多实验室在做fMRI实验的时候都会扫描DTI像,即使暂时用不着,以后也会派上用场的。 弥散张量成像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是一种可以无损伤检测大脑解剖连通性的技术。它测量的是水分子的弥散方向。水分子在一般的脑组织中的运动是没有方向性的,而在脑白质纤维束中的弥散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因此通过数学方法就可以重构水分子的弥散轨迹,也就是脑白质纤维的轨迹。因为大脑皮层的各个脑区是由白质纤维束相连的,因此用DTI就可以研究大脑皮层个区域之间连接。目前的脑成像研究不止关注那一脑区负责某一个功能,还关注这些脑区之间的功能整合。因此DTI也成为目前非常流行而且有前途的脑成像技术之一。 最近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两篇DTI的文章都很有意思。一篇文章研究了先天面孔失认症 (Thomas et al. 2008)。这种病人视觉和智力都是正常的,但是却对识别人脸有困难。以前的研究发现这类病人在加工面孔时与面孔加工相关的脑区——比如梭状回面孔区 (FFA)和颞叶额叶的某些区域——都与正常人没有差别。因此这篇文章的作者采用DTI技术来看这些面孔加工区域之间的硬件联系是否发生了损坏。研究主要关注连接梭状回到前颞叶区的下纵束 (inf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ILF),和连接梭状回到额叶的下额枕束 (inferior frontal occipital fasciculus, IFOF)。结果发现先天面孔失认症患者与正常控制组相比两个白质束都存在损伤。而且白质束的大小与各向异性程度也与被试完成面孔识别任务的表现显著相关。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清晰的显示了两个脑区的活动都没有损伤而脑区间的联系受到了损伤后,产生了面孔识别的认知功能的受损。 (图片来自Thomas et al., 2008) 原文: Thomas C, Avidan G, Humphreys K, Jung K, Gao F, Berhrmann M (2008). Reduced structural connectivity in ventral visual cortex in congenital prosopagnosia. Nature Neuroscience doi:1

日记 (12月1日)

图片
今天是12月1日,一年前,我以为今天我会在美国;一个月前,我以为今天我会在北京;可是现在,我依然在广州。有点无奈,同时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做事效率和处事方式。需要加油了,否则恐怕连按时毕业都成问题了! 晚上在上课的路上看到了“双星伴月”。月亮上面的两颗星星是金星和木星,很亮,像一个笑脸^_^。

既然是精神病了,就来神经一下

图片
这是央视 新闻30分的一个报道 ,虽然是几天前的事了,还是想说点什么。新闻的大意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制定了《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将被看作一种精神疾病。新闻中还给出了“操作性定义”:“其中一项量化的指标是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而且这种症状达到或者超过了三个月。”不得不说,这些新闻属于标题党,因为按照个标准,很多的大学生、白领等都要被归为“精神病”。要说现在媒体也不容易,08年喜感新闻层出不穷,不用点标题党是很难吸引眼球的。不过真的要诊断网络成瘾还要看是否有戒断反应,比如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因此,是否有这些戒断反应才应该是成瘾的主要标准。不过话说回来,所谓“网络成瘾”无非就是成瘾症状的一种,和吸毒成瘾、酒精成瘾一样,有没有必要非把它提出来当作一种症状呢? 更有意思的是,《标准》的内容本身什么都查不到。仔细搜索了一下发现,这个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定的《标准》是刚刚通过了专家论证,而且 预计 明年通过卫生部审批。这两点有很有意思。专家论证根本就不是学术界的规范,相反却带有浓厚的官本位的色彩。对于各种所谓“专家论证”,坊间传闻让人觉得很不靠谱,其权威性本身就值得怀疑。精神疾病的界定本来就是学术问题,制定者究竟做了多少研究,发表了多少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报告?至少我在Google scholar里面没有搜出什么内容。既然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能不能好好做点研究然后再做结论呢?第二个问题就更搞笑了,我不太清楚“国家标准”的审批过程是什么样的,难道明年才开始的审批今年就可以 预计 通过了么? 精神疾病的界定本来就是很复杂的东西,我们国家已经犯过很多错误了。比如,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都把同性恋当作是精神疾病。这往小了说是愚昧,往大了说就是反人类。希望我们亲爱滴专家们不要再在网瘾上愚昧一回了。或者,你们在愚昧时,千万不要代表我!

广告贴

哈哈同学在参加科学网博客大赛。她喜欢看《明朝那些事儿》,想用自己的方式写心理学。其实,写得还真不错。大家有空的多上去看看,没空的帮忙投个票 ^_^。头像图片的下方,有一个给他投票,也可以点击 这里 投票。 http://blog.sciencenet.cn/u/truehahahuang/

用MATLAB做统计

现在做实验基本用MATLAB+Psychtoolbox,做完后直接用MATLAB分析数据比较方便。行为实验的统计也比较简单,t检验+anova基本上就搞定了。常用的命令有: t检验 ttest 相关 corr 方差分析 anova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repeated measure anova)。MATLAB网站上的file exchange里面的函数功能都有限,最近发现 Rik Henson 的一个 repanova.m 函数做起来比较简单。不过这个函数调用了SPM里的命令,因此只有安装了SPM才能够运行。这样,日常的统计需要基本就解决了,做认知的就是方便啊!

牛文章瞻仰- Science

这是我在Google Scholar上用 "fmri" OR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关键字搜索Science期刊上的文章得到的结果。按照被引用次数排序,每篇文章前的数字代表被引用次数。这里边有很多经典文章。 2. 第一篇用retinotopic的方法定义视皮层功能分区的研究 4. 可能是第一篇在人身上证实mirror neuron的文章,Rizzolatti是第一个在猴子身上发现mirror neuron的人。 6. 91年的文献是第一篇fMRI论文,用的是注射造影剂而不是BOLD。 7 & 12. 是使用event-related设计研究记忆形成的文章。这两篇文章通常用来说明事件相关设计的优点,可以将trial进行事后分类。 13. 关于道德判断 (moral judgement),应该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很经典的一篇文献了。 1078. Carter,, C.S., Braver, T.S., Barch, D.M., Botvinick, M.M., Noll, D., Cohen, J.D., 1998.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Error Detection, and the Online Monitoring of Performance. Science 280(5364), 747 - 749. DOI: 10.1126/science.280.5364.747 896. Sereno, M.I., Dale, A.M., Reppas, J.B., Kwong, K.K., Belliveau, J.W., Brady, T.J., Rosen, B.R., Tootell, R.B., 1995. Borders of multiple visual areas in humans revealed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ience 268(5212), 889 - 893. DOI: 10.1126/science.7754376 888. MacDonald, III, A.W., Cohen, J.D., Stenger, V.A., Car

蓝脑计划

图片
师妹几天前发了一个介绍蓝脑计划的 视频 ,很有意思  (详细了解蓝脑计划可以看看 网站 和 Review )。计划的整个思路就是构建一个皮层功能柱的神经元网络,然后用真实的实验数据训练这个神经网络。这个模拟的计算量很大,需要用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模拟出来的功能柱的细节很酷,而且给出外部扰动后,整个神经元网络会有一个动态的响应过程。 (图片来自互联网) 借助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现在有可能搞清楚单个神经元和整个功能柱的活动的关系了。再往上的层次,就是将整个功能柱或者神经元集合作为功能单元,研究系统水平的神经运作机制。在这个层次上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fMRI。目前fMRI的分辨率在2mm左右,可以定位比较大的神经区域但无法分辨功能柱。不过最近很多group都在试图进行功能柱尺度的成像,也有了在7T机器上的功能柱成像的报告。我想这将是个非常有前途的技术,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皮层的组织关系,特别是高级的皮层,比如前额叶。更主要的是,这将打通从神经元到功能柱到神经区域之间的联系,让我们可以在各个层次上对大脑的运作有更全面的认识。

“伟大”只是个概率问题

图片
     什么样的人是“伟大”的?马克思说,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英雄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出现而已。而数学家说,“伟大”只是个概率问题。传说费米曾经问曼哈顿计划负责人格罗夫斯将军 (General Groves)什么是“伟大”的将军。Groves说只要连续赢得5场战争的胜利就可以称为“伟大”。那有多少伟大的将军呢?Groves说100人中大概有3个。是的,费米也计算出来了。不过他假定战斗双方实力均等,一方赢得战争的概率为1/2,那么连续赢得5场战争胜利的概率就为(1/2)^5=1/32=0.03125。也就是说,按照概率100个人里就会有3个人连续赢得5场战争的胜利,这和连续投出5个正面硬币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那么“伟大”的科学家是否也是随机概率的产物呢?比如,Karl J. Friston在Human brain mapping上的一篇文章被引用了1500次以上,这足以表明他在脑成像领域的影响力。这么高的引用数是否也是随机概率产生的么?数学家说也许是的...     写学术文章时要引用别人的文献,但很多时候作者都会直接复制别人参考文献列表中的文献。因此,如果一篇文章一开始被引用了一次,那么它就很容易被引用第二次、第三次...这种现象也叫积累优势 (cumulative advantage)。研究者据此提出了随机引用科学家模型 (model of random-citing scientists, RCS)。当一个科学家写文章时先随机选取m篇文章引用,然后再在这些文章的参考文献中按概率复制一些文章引用。经过计算模拟,可以得到模型预测的引用数量的分布。如下图,模型模拟的数据与实际的引用数分布十分吻合。结果还发现,600篇文章中会有1篇文章的引用数超过500次。“伟大”的paper出现了,这次又是概率。     当然,并不能否认“天才”的存在。不过,就算没有真的天才,概率同样会造出“天才”来。 原文: Simkin, M.V., Roychowdhury, V.P., 2005. Do Copied Citations Create Renowned Papers? 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 11(1), 24-27.

数字敏感性与数学成绩的关系

图片
人的数学能力产生于两个表征系统。某个数学领域中的能力,比如微积分,依赖于符号表征的能力。这是人类所特有,并在后天学习中获得的。而更基本的数字直觉依赖于一个进化而来的近似数字系统。这个系统存在于成人、婴儿甚至其他动物身上。这个系统言语的数数,而只是对物体的近似数量进行视觉或听觉的表征。这种直觉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要比较两群人数量的多少,不需要清点出两群人各自的数目我们也能够也能够产生谁多谁少的直觉印象。现在的问题是,一个人数字直觉的好坏是否与他的数学能力相关呢? Nature上最新的研究发现了人的数字敏感性与数学成绩的关联。研究者让14岁的学生完成数字敏感性的测试。测试时屏幕中出现如下图的蓝色和黄色混合的圆点,被试要指出哪个颜色的圆点数量多。这个屏幕只闪现200ms,因此被试无法一个个的数出数目,而只反映了一种数字直觉。测试的结果可以用心理物理法中的韦伯分数来表示。简单地说,韦伯分数表示当两种颜色的圆点相差多少数目时被试能够进行区分。韦伯分数越大表示被试去分两组数量的直觉能力越低。 研究者发现被试在数字敏感性上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进一步,他们将数字敏感性测试与被试之前几年的数学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数字敏感性的得分 (韦伯分数)可以预测被试先前的数学成绩,而且在控制了其他一般认知因素后相关依然存在。 这个研究首次发现了人们天生的数字感觉与数学成绩存在相关。按照一般的直觉可以这样解释,人们天生的数字直觉会影响随后的数学学习。但是也有跨文化的研究发现,数学教育越好的国家的成人有也更好的数学直觉,这说明了数学教育对数字直觉也会有影响。因此数字直觉和数学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原文: Halberda, J., Mazzocco, M.M.M., 2008.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non-verbal number acuity correlate with maths achievement. Nature 455, 665-668. doi

用MATLAB画error bar图

图片
MATLAB里面提供了一个errorbar函数可以画error bar的图,但是只能画线图,不能画一般报告结果用的条形图。以前似乎看到有才的师弟or师妹将bar图和error bar图叠加起来画成想要的error bar图。这确实是个好方法,不过其实mathwork的网站上有人写了画带error bar的条形图的函数 barweb (BARgraph With Error Bars) 。看起来不错。

OA期刊: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开放获取期刊 (Open Access, OA)现在很流行,可能也是今后期刊的一个发展方向吧。今天又发现一个Frontiers系列的开放获取期刊,其中包括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今年3月份才开始出文章,不过文章看起来都很好,可能会成为一个牛刊。下面贴两个很有意思的研究: Baumgartner T, Speck D, Wettstein D, Masnari O, Beeli G and Jäncke L (2008) Feeling present in arousing virtual reality worlds: prefrontal brain regions differentially orchestrate presence experience in adults and children. Front. Hum. Neurosci. (2008) 2:8. doi:10.3389/neuro.09.008.2008 Virtual reality (VR) is a powerful tool for simulating aspects of the real world. The success of VR is thought to depend on its ability to evoke a sense of "being there", that is, the feeling of "Presence". In view of the rapid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creasingly more sophisticated virtual environments (VE),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neural underpinnings of presence is growing. To date however,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this phenomenon have received very scant attention. An fMRI-based study with 52 adults and 25

博士和硕士——陈式兔子定理zz

转摘自新语丝,原文在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education/misc/tuzi.txt  。在说明不同学习阶段做研究的性质上,还是挺贴切的。 【陈式兔子定理】本定理分为以下四个情形。        情形一:本科及以前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学习捡“死”兔子的过程,这里的“兔子”指的是知识,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反复验证的知识,是固定、稳定的,属于“死兔子”。此阶段的学习训练只是学会找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把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拿回来。做作业、考试,乃至做一篇简单的毕业论文,进行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都属于这一范畴。     情形二:硕士生阶段。此时,需要面对一只活的、在视野里奔跑的兔子【代指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还没有被反复确认的知识】。这只兔子在哪里?需要导师指给你,或者需要导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其位置及是否容易抓取?导师在“指兔子”的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也就是所谓的科学研究方法】。硕士生需要遵从自导师处学来的方法和技术,去把这只尚在活动中的兔子打死,然后再通过以往已经具备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论文完成】。     情形三:博士生阶段。此时的兔子也是活的,但是可能不在你的视野里跑着,而是在树林里跑——导师可以确认一定有这只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从树林里把这只兔子撵出来,判断是否值得去猎取,再用更高级的猎取技术去射击并沿用原有方法将兔子取在手中。     情形四、博士后阶段。此时,导师叫合作导师,他就要和博士后一起来确定究竟到哪里去寻找兔子,此时面对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后确定是否需要在这里伫足,并重复以上过程。 

投射测验

做实验的时候在旁边翻cognitive neuroscience 教科书,有一节采访Kanwisher。中间提到由于脑成像研究太hypothesis-driven,而由于成像数据量很大,因此基本上什么假设都可以找到一些证据支持。也就是说,脑成像的研究想得到什么结果就可以得到什么结果。换句话说,脑成像研究的结论并不是有数据支持的,而更像是研究者自己想法的投射——就像罗夏墨迹投射测验一样。可为啥我的实验却做不出想要的结果呢......NND!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中被引用最高的十一篇文章

与之前做过的Neuroimage和Human Brain Mapping不同,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的文章都是提出理论和模型的文章。在被引用前十的文章中,包括Allen Baddeley的新working memory模型,Mirror neuron,Change blindness等很多认知心理学的模型。这些文章的阅读价值应该更高一些。 1338. Bush, G., Luu, P., Posner, M.I., 2000.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influences in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4(6), 215-222. 786. Baddeley, A., 2000. The episodic buffer: a new component of working memor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4(11), 417-423. 758. Gallese, V., Goldman, A., 1998. Mirror neurons and the simulation theory of mind-read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12), 493-501. 701. Davidson, R.J., Irwin, W., 1999. The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of emotion and affective styl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3(1), 11-21. 624. Haxby, J.V., Hoffman, E.A., Gobbini, M.I., 2000. The distributed human neural system for face percep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4(6), 223-233. 570. Allison, T., Puce, A., McCarthy, G., 2000. Social perception from visual cues: role of the

新名词 neuroesthetics

Neuro- 系列又有新名词了,neuroesthetics, 神经美学。什么是美,从柏拉图到休谟,美学大多是做思辨的研究。而进化心理学则认为美来自于人类祖先们寻找合适的生存环境和伴侣的经验。而现在的研究正在关注与美的主观体验的神经机制,因此也就有了新的领域neuroesthetics。 Seed杂志有 一篇文章 专门介绍neuroesthetics。在大名鼎鼎的UCL (university colledge london),已经成立了 institute of neuroesthetics ,Director竟然是大名鼎鼎的Semir Zeki。之前看过很多Zeki早期的文章,都是关于运动知觉和视皮层的,现在竟然搞起了这么“前沿”的领域,佩服!

做实验

隔了很久,终于开始做实验了。一直比较害怕做实验,因为过程很痛苦。写计划的时候,会把结果想像的无比完美;可数据一出来,却总是乱七八糟毫无头绪。这次又是这样,先做了几个被试,结果很符合预期,然后double了被试以后结果全都没有了。每一个被试结果出来都是对自己实验信念的摧残啊。冷静之后,仔细看了一下数据,两个条件的难度有差异,这个需要调整。然后又仔细看了别人已经发表的文章,发现一个实验参数的设置差别很大。修改了实验参数,明天继续做实验。希望会有好运。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是实验,就是探索的过程。一往无前是不行的,还是应该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摸索。就像skysoar说的那样,“一切顺利就不叫做实验了”。继续努力!

日记

1 暑假结束了。本来过得挺快,但经了一些变故,感觉还挺慢长的。 2 从珠海漂到了广州,但这只是另一段漂泊的起点。我的生活,漂泊才是常态。 3 酝酿了好久,终于开始博士论文的研究了。开始就遇到许多困难,希望以后能够顺利。已经习惯了鄙视别人的研究,希望自己的研究最后不会被人鄙视。 4 最近听说几个过去的同学结婚,衷心地表示祝福!下次记得先通知我一下,通知者送搓衣板一枚! 5 最近发现,写文章列编号的不一定是 搞IT的 ,还可能是 哲学家 !

AMD也会被鄙视

Vista系统,安装了MATLAB后,启动MATLAB会自动关闭。一直以为是Vista的兼容问题,今天Google了一下,原来是CPU的问题。因为Mathwork以Intel为目标,要在AMD芯片上运行需要特别的dll文件。 这个文件在MATLAB文件夹下,通常为D:MATLAB7 \bin\win32\atlas_Athlon.dll。 在Vista系统中,点击计算机属性,高级,环境变量,系统变量 新建变量名: BLAS_VERSION 值为: D:MATLAB7 \bin\win32\atlas_Athlon.dll 终于搞定!

对新异事物选择的神经相关

图片
你是否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对于熟悉的事情,付出多少努力会得到多少回报是比较确定的。但对于陌生的事情,则很难估计付出后得到的回报。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从长远的角度看是有利的,但对于个体来说如何克服不确定性而去尝试新鲜事物呢?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最近Neuron上的一篇文章讨论了这个问题。 研究者让被试从4幅图片中选择一幅,然后会按照一定的概率得到奖赏。图片中有些是已经看过的熟悉图片,而有些则是新出现的图片。随着实验过程被试会逐渐学习到每幅图片的奖赏概率。因此整个过程可以用一个时间差分的学习模型建模。简单地说,被试自己对图片奖赏的概率有一个评估Q,这决定了他选择哪幅图片。而图片当前的Q值是上一次选择时的Q值选择后的奖赏的积累。这样,整个实验过程就是不同图片Q值逐渐update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模型,还可以计算出最初被试对熟悉图片和陌生图片的Q值的差异。不出所料,新异图片的Q值要大于熟悉图片,也就是说虽然新出现图片的奖赏概率是未知的,但被试仍然更偏向于选择新异的刺激。 根据学习的模型,在每一次选择后Q值得更新是基于选择与否的奖赏和选择之前的Q值之间的差异。研究中发现,这个差异项与负责奖赏有关的纹状体区域相关。进一步考虑个体差异,越偏好新异事物的被试的纹状体的激活水平越高。这些都说明与奖赏有关的机制与人类对未知事物的“非理性”的偏好是有很大的关系。 这篇文章的一个精彩之处在于首先使用模型来建模行为数据,再用模型的参数与大脑活动求相关。这种方式最近比较流行,而且可能更容易得到漂亮的结果。但是,这类牛文章通常基于强烈的先验假设,因此除了关注有限的区域,其它地方都忽略不计。在这篇文章中,除了纹状体,其他皮层区域会怎样呢?这里只关注与反应后的奖赏,而更早的知觉与注意过程可能也与新异选择的偏好有关。 原文: Wittmann, B., Daw, N., Seymour, B., Dolan, R., 2008. Striatal Activity Underlies Novelty-Based Choice in Humans. Neuron 58(6), 967-973. DOI

博客文风测试

其实很早就想测了,不过网易不会跳墙,因此blogspot一直都测不了。趁着现在能上,赶快把结果贴出来。 看来我的文风还是挺强悍的,Yeah! 定制我的博客魔方 Yodao提供

几个有趣的现象

1 饮水机如何制冷?这个问题以前和同学讨论过,无解。松鼠会上有人给出了解释,原理是传说中的 帕耳帖效应 (Peltier)。首先,有一种温差电效应 (Seebeck效应),就是说在两种导电材料结合处的温差会产生电压。然后,帕耳帖效应是温差电效应的逆作用,如果对两个导体施加电压,就会产生温差。帕耳帖效应比较环保,造价低,可惜效率也低、制冷速度慢,因此应用并不广泛。 2 荷花会被淹死吗?这个问题有点像,鱼会淹死么。鱼会不会淹死我不知道,不过荷花确实会。最近连降大雨,隐湖水位暴涨,荷花也死了大半。不过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影响。 3 手机爆米花? 下面是传说中的手机爆米花的视频,看起来很酷。希望对喜欢煲电话粥的人有个警示作用。不过这个视频造假的可能性很大。没有进一步研究过,暂不做更多评论。

喝咖啡不如闻咖啡

图片
熬夜看欧洲杯了,早上感到精神萎靡?喝一杯咖啡就会大不一样。 在很多时候,只闻到咖啡的香气就会精神大振。 最近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咖啡香气就会起到提神的作用,而且作用效果可能比喝咖啡本身还大。 看来和吸烟一样,以后一个人泡咖啡,其他人跟着吸二手咖啡就好了。 缓解疲劳,闻咖啡比喝咖啡效果更好 清晨起来,一杯新鲜的研磨咖啡可以让人精力充沛。 但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功效可能是咖啡的香气而不是咖啡本身产生的。 研究人员相信,烘培咖啡豆的香气可以安抚紧张的神经-而且只是一点点香气就可以缓解整夜失眠对大脑造成的影响。 他们说,早晚有一天可以通过提取咖啡中的化学物质并释放到空气中,来缓解人们的疲劳。 日本筑波的科学家们把16只小白鼠放到有1英寸深的水的笼子里,这样保证它们24小时不睡觉。然后,将一半的老鼠放在烘培咖啡的香气中。 在对小白鼠大脑取样后,他们发现咖啡的气味,增强了关键基因的活动,这种基因活动可以促进体内细胞存活,并且减少焦虑。 领导日本筑波研究团队的益男教授说,当人们为了熬夜而喝咖啡时,仅仅是咖啡的味道就会减轻由不睡觉而产生的压力。 他补充说:'闻咖啡豆的气味要比喝咖啡更好。但是否其他食物的气味会产生类似效应呢?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阅读习惯&成瘾

最近被指网络成瘾。其实,我确实有点网络成瘾。早就说过了,“知识分子有阅读的习惯”,就算看到碎纸片也要把上面的字读完。人类的大脑中是存在相应机制的。比如,Irving Biederman发现人们有一种内在的渴望去接受信息和去学习,而且在人类学习到知识以后脑内会有一种反馈机制进行奖赏。Irving Biederman把它称之为知识上瘾“ knowledge addiction ”。 一个师妹认为“知识上瘾”会存在个体差异,这个后来找到了证据的支持。想像一下你看一系列的视觉刺激,那些出现概率很小的刺激 (新异刺激)会在脑电的300毫秒左右诱发一个正向脑波,称为P300. Amodio et al. (2007 doi )发现,自由主义者 (liberalism)对新异刺激的反应要比保守主义者 ( conservatism)更敏感,表现在神经机制上,就是P300的波幅更大。这样看来,自由主义者有可能更容易“知识成瘾”。 成瘾也不是坏事,虽然自由主义者没有保守主义者 快乐 ,但是做个痛苦的思想者可能是我的命运了,哈哈。

六一快乐!

不管年龄多大,过不过节是心态问题。 一早发了几条短信。 最小的一个正在准备高考,回信说她已经十九了... (过两年我就二十九了!!) 第二小的是一个本科生,说谢谢,嘿嘿。不过分明把我排除在过节的范围内... 第三小的至今没有回复,%^^*&%$#*&%% 第四小的说,今天加班不快乐... 第五小的发了一堆省略号,。。。。。。

做研究的三重境界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提到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想一想也适用于做实验是的研究。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词讲究的是境界,究竟说明了什么,各人有各人的理解 (不要理解为心理学艺术化就好)。此中真意,可能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那个年代

偶尔会怀念十年前的日子,想念十年前的人 那时候独自离开家,开始了较独立的生活。虽然懵懂,但是意气风发。虽然青涩,但却胸怀大志 当时光闪过,发现自己的秉性、处事方式大多是那时形成的。自己的朋友大多是那时开始成为朋友或者就是那时的同学。 im上偶尔简短的聊天,经常会让人莫名感动 听着恋曲1980,怀念着那个年代

Nature Neuroscience 十周年

今年5月,Nature Neuroscience创刊十周年。官方blog列出了被引用前十名的文章,转发在下面。Nature Neuroscience文章很牛,而且都不长,看起来也不累。 总共引用次数top-10 1. 876 citations Nature Neuroscience 3 , 1301 - 1306 (2000) ; doi:10.1038/81834 Chronic systemic pesticide exposure reproduces featur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Ranjita Betarbet, Todd B. Sherer, Gillian MacKenzie, Monica Garcia-Osuna, Alexander V. Panov & J. Timothy Greenamyre 2. 839 citations Nature Neuroscience 2 , 266 - 270 (1999) ; doi:10.1038/6368 Running increas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mouse dentate gyrus Henriette van Praag, Gerd Kempermann & Fred H. Gage 3. 746 citations Nature Neuroscience 2 , 260 - 265 (1999) ; doi:10.1038/6365 Learning enhances adult neurogenesis in the hippocampal formation Elizabeth Gould, Anna Beylin, Patima Tanapat, Alison Reeves & Tracey J. Shors 4. 595 citations Nature Neuroscience 2 , 861 - 863 (1999) ; doi:10.1038/13158 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MRI

DCM的更新

图片
DCM是分析fMRI数据有效连通性 (effective connectivity)的一个模型。之前的双线性模型 (bilinear)中连通性的参数只有三个: A参数代表区域之间的与实验操作无关的的相互影响 (intrinsic connectivity) C参数代表外部输入直接对区域激活水平的影响 B参数代表实验操纵对区域间连通性的影响。 而在新的模型中,添加了另一个非线性参数D。 D参数代表了一个区域对另外两个区域之间连通性的影响。 C参数和D参数都描述了区域间的连通性受到的调制作用,C是实验操纵的调制,而D是另一个神经区域的调制。这两个结合起来,应该可以更好的描述大脑运作的方式。

转载一篇新闻

本来不想在blog中转贴文章了,但是看到这则新闻仍是如鲠在喉。“德先生”、“赛先生”的口号喊了将近90年,可是整个社会一直都不重视科学甚至在误解着科学。哪怕是大学生们,很多人的科学素质也实在不敢恭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科学”训练,而且课本中少一些缺乏逻辑的意识形态的宣传,这样国人的科学素质才能真正的提高。强烈支持韦钰院士的提案!!! 逾10名两院院士联名报告 呼吁提高小学科学教育 一批中国著名科学家向教育主管部门提交了一份报告,呼吁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教育。 这个信息是教育部前任副部长、著名的电子工程专家韦钰院士在4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系列研讨会上透露的。她在会上表示,“尽管全国上下都在呼吁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创新,但是小学的科学教育却在后退,有很严重的问题。” 韦钰现在是中国科协的副主席,她说超过10名两院院士签署了这份报告,在4月1日报告被送交到教育主管部门。 2001年,随着一份新的教学大纲的实施,小学一、二年级——这在中国通常是7岁和8岁的年龄段——取消了科学课,而同时,欧美的教育者正在研究把科学教育扩展到5岁年龄段的儿童。 韦钰说:“高年级的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情况也不好。”科学课被看作副科中的副科,比美术和体育课的情况更差。 她表示,科学教育被忽视的原因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和主管官员缺乏科学方面的知识。 “在中国,教育学被划分为文科,所以教育学者对科学的知识和意识都很差。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科学对不足10岁的儿童太难了。” 韦钰透露,除了呼吁恢复小学一二年级的科学教育外,这份科学家的联名报告还呼吁更好地培养科学课教师,在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设立教育奖,鼓励科学家在中小学生中普及科学,并提高对科学教育的研究和评估。 在中国科协和国际科联的支持下,韦钰还在组织一个项目,与科学家一起研究设计低年级科学教育课程。她认为,低年级的学生是发展科学思维的“关键年龄段。” 中科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教授李大光认为韦钰的工作非常重要。但是他也指出,在小学对科学重视不够也是因为许多中国人认为科学是一门“有用的”课程而不是进行理性思维的方式,而人们认为,只有当学生们到了大学年龄段才能实现这种用处。 原文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5714237940206237.htm

上帝流行丢骰子,友谊也不例外

图片
我们和某一个人成为朋友,只是一个概率的事件么?从古希腊的哲学家起,友谊都被认为是基于共同价值和兴趣的有意的决策。但实验心理学研究却发现,我们的很多决定只是基于表面的环境因素和自动加工,而不是有意的和受控的。这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选择也是如此。 最新的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篇有趣的文章,发现日常生活中友谊的形成,会受到初次见面时随机确定的临近性与分组的影响。换句话说,是否成为朋友,也许只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研究的对象为54名心理学大一新生。在开学第一次见面,每个学生按照随机的分配的号码坐到指定的位置上。这些学生之间的关系被分为3种:一种是作为紧挨着的相邻关系;另一种是坐在同一行上,这一行的同学在见面介绍时会有一个共同活动,因此被称为同组的关系;而另外就是完全没有物理关系的一种情况。每个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然后会被其他人评分。1年之后,研究者再让这些研究参与者对其他同学的吸引力和友谊进行打分。 研究发现,在第一次见面时对相邻或同组个体的吸引力评分或显著高于其他没有物理关系的个体。更有意思的是,1年之后,最初坐在相邻位置或同组的个体之间的友谊强度要高于不相邻位置个体之间的友谊。 在见第一面时巧合的与某人相邻或与同为一组,会促进与这个人的友谊发展。简单地说,仅仅是因为丢了同样数字的骰子,人们也许就会成为朋友了。 上帝的骰子,在中国应该称为“缘分”吧。 原文 Back, M.D., Schmukle1, S.C., Egloff, B., 2008. Becoming Friends by Ch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5), 439-440. http://www.blackwell-synergy.com/doi/full/10.1111/j.1467-9280.2008.02106.x

Libet回归:自由意志的另一个打击 (翻译)

最近在准备写政治课论文,对无意识加工、自由意志等问题比较关注。恰巧牛人John-dylan Haynes发表了一篇Nature Neuroscience的文章,继续了Benjamin Libet的经典研究。这篇介绍文章来自英国心理协会文献博客 (http://bps-research-digest.blogspot.com/),我只是做了一下翻译。 Libet回归:自由意志的另一个打击   科学家Benjamin Libet在1985年发表一项震惊世界的研究。这个研究表明,大脑准备电位 (preparatory brain activity)的出现比人有意识的选择运动要早几百毫秒。      他的研究提示自由意志只是一个错觉。但是对研究的解释有一些问题。比如,大脑准备电位出现的提前时间非常短,很多批评者认为这也许只是由于人们对有意识的运动决策的报告不准确造成的。      现在,使用了现代的成像手段,John-dylan Haynes及其同事重复并扩展了Libet的著名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自由意志的感觉其实只是一种错觉。      实验参与者的任务是自由的决定是用左手还是右手食指按键反应,同时他的大脑被进行扫描。参与者通过指出屏幕上一串连续变化的字母,来报告他做 出有意识反应的时间。在参与者报告进行了有意识决策前大约10秒钟,参与者两个皮层区域的脑活动模式与他们将要进行的决策相关。这两个区域是额极皮层 (frontopolar cortex)和顶叶皮层 (parietal cortex)。      Libet只报告了大概的准备电位,而目前的实验证明可以通过大脑活动辨别一个人将在两个选项中选择哪一个,而且辨别的时间远远早于这个人自己意识到他将进行哪种选择。      同时,与Libet所报告的相同的运动相关区域的脑活动 (辅助运动皮层 supplementary motor area)可以预测参与者何时进行运动,这也比参与者有意识的做决定要早几秒钟。      “因此一个高水平控制区域的网络可以在远早于进入意识的时候决定一个将要到来的决策” ,研究者总结到。      原文链接:Soon, C.S., Brass, M., Heinze, H., Haynes, J. (2008). Unconscious determinants of free decisions

吉林市的钉子户

图片

人格决定学业表现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更具体点说,性格还能够决定大学生的学业表现。 目前流行的人格理论将人格分为五个维度,即开放性 (Openness)、责任感 (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 (Extraversion)、宜人性 (Agreeableness)和神经质 (Neuroticism) (传说中的OCEAN)。发表在2007年《人格与个体差异》期刊上的一篇文章回顾了近期关于人格与学业表现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责任感 (Conscientiousness)与学业成功成很强的正相关。另外,开放性也与学业成绩成正相关,而外向性则与学业成绩成负相关。 责任感 (Conscientiousness)高的人更倾向于自律、负责任的行动以及有成就的目标。行动依照计划而不是随意而为。因此责任感高的人会有更高的学业成绩也不奇怪。 开放性 (Openness)高的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好奇,欣赏艺术,对美的事物比较敏感,偏爱抽象思维。而封闭性的人将供求实际,偏爱常规,比较传统和保守。从这篇文章来看,开放的人,而不是保守的人,更容易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这也回答了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外向性 (Extraversion)的显著标志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积极投入。外向者乐于与人相处,充满活力,常常怀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内向者往往安静,抑制,谨慎,对外部世界不太感兴趣。从这篇文章来看,似乎内向者更容易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也许有一天,硕士入学考试中要加入人格测试,一定不要感到惊讶。 :) 原文 O’Connor, M.C., Paunonena, S.V. 2007. Big Five 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post-secondary academic performan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3(5) 971-990.

学单词, doping

最近兴奋剂很流行。 琼斯因为兴奋剂被剥夺了悉尼奥运会的金牌,而且还包括美国队的接力金牌。在体育界吃药算是司空见惯的事。药人人都吃,“抓得着的是兴奋剂,抓不着的是高科技”。 Nature的一项 调查 显示,参加调查的科学家中有20%通过兴奋剂帮助提高注意力。某些坊间传闻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 中考中加入了体育考试,于是 中考考场中也出现了兴奋剂 。凡是参加过高考的人,我想也不会觉得惊讶。 你会劝阻身边的朋友服用兴奋剂么?如果面临一件有巨大压力的事件会服用兴奋剂么?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服用兴奋剂,你也会服用么?如果为了一个可以造福全人类的成果,你会去服用兴奋剂么?

在珠海的一个月

图片
来珠海已经一个多月了,整个三月份竟然没有写blog,有点郁闷。其实时常想写字,可或是因为事情比较多,或是因为心情不好,或是因为网络不好,总是能找到借口放弃。郁闷总要过去,blog仍要坚持。虽然总会制造出一些垃圾文章,但写得多了,总会概率性的写出几篇好文章出来 (这是有科学根据地...嗯)。同时要感谢miao同学的鼓励,嘿嘿。 珠海的天气阴霾了好久,这两天终于放晴。天气晴朗自然心情好很多,不过更重要的是去忍受和适应阴霾的天气。我以前一直很讨厌下雨,但烟雨濛濛的天气有时也是很美的。

思考是危险的

图片
整理电脑中的图片

搬家中

又要搬家了。又和往常一样,向后拖了几天。一半原因是准备交材料,另一半原因是自己的懒惰。想来我其实对珠海和广州没有特别的偏好。只是由于惯性,习惯了呆在一个地方,就想一直呆下去。当然,就广州一个学期的感受,不时换换环境还是很有益处的。本是漂着的人,就四处漂泊吧 (这句话一直记在我脑海深处,想了好久原来是Watson说过的,那应该是七八年起了吧......)。 2月29日,一个4年一遇的特别日子

经济学笑话zz

笑话一:经济学家哥伦布   有人说哥伦布是世界第一位经济学家。他的美洲发现之旅,启程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儿;踏上美洲时,又不知道自己到了何处。回国之后,又用错误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正确。最重要的,所有这一切,都是拿政府资助干的。    笑话二:万能的市场   学生问:既然经济学家说市场是万能的,那么我们还要经济学家有什么用?   老师答:因为经济学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而市场则做不到这一点。    笑话三:经济学家的贡献   学生问:经济学家都干了些什么?   老师答:从短期看,他们干了很多;但从长期看,他们什么也没干。    笑话四:变与不变   一位经济学家回到他的母校,并对眼下的考试题目很感兴趣。于是他请曾经教过他的老师拿出考题。令他大吃一惊的是,现在的考题与他二十年前答的题一模一样。他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老师回答说:“题目虽然没变,但答案变了。”    笑话五:经济学家定律   经济学家第一定律:对于给出的任何一位经济学家而言,一定存在着一位实力旗鼓相当,同时观点又完全相反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第二定律:以上两位必定都是错的。   经济学家第三定律:唯有经济学这一门学科,会出现两位学者互唱反调,而他们却分享着同一个诺贝尔奖。   经济学家第四定律:唯一比经济学家更危险的,是业余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第五定律:人们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被经济学家所骗。   经济学家第六定律:经济学家要到明天才会知道为什么昨天预言的事情在今天没有发生。   经济学家第七定律:经济学家们有这样一种能力,他对自己所谈论的东西并不真正理解,但他有办法让你觉得没能理解是你的问题。   经济学家第八定律:经济学家是解释之前的预测为什么会失灵的专家。   经济学家第九定律:两个经济学家讨论一个问题,通常得出两种结论;如果其中一人为著名经济学家,结论必有三个以上。(相传这句出自丘吉尔之口)   经济学第十定律:当一切顺利运作时,经济学家仍不会满意,因为他们要知道这种运作是否符合经济学原理。    笑话六:谎言   世界上存在着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以及统计数字。据说这句话出自马克·吐温之口。    笑话七:总统的困惑   据说有一次克林顿和叶利钦在首脑会谈的间歇闲聊。   叶利钦对克林顿说:“你知道吗,我遇到了一个麻烦。我有一百个卫兵,但其中一个是叛徒,而我却无法确认是谁。

有才的医药广告

图片
虽说现在虚假广告连天,但是真正的高手还是来自民间。这张照片是我在开到我家的公车上拍到的。传说中的宋神医,姓宋,名海山,字有才。 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双吉医院疑难骨病治疗中心治疗腰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风湿、类风湿、……%¥#%取得了根治性的重大突破! 双吉医院疑难骨病治疗中心科学研究小组经过长达14年的潜心研究,彻底找到了各种骨关节病的病根儿,而且独家发明了能根治各种骨关节病的灵丹妙药——生物中药。 根治骨关节病的灵丹妙药——生物中药现已治愈各种骨关节病患者一万多例,奇迹般地做到了治一个好一个,最神奇的是绝大多数患者彻底治愈后已经10多年都不再复发了 地址:!@#¥%……&× )(×&~@#¥% 疑难骨病治疗中心找宋海山主任 治骨病不找宋海山花再多的钱也算白扔! 电话:13843219593

几张系馆照片

图片
过年好! 过年懒得写字,发几张放假前拍的系馆照片吧。哈哈同学说系馆洋溢着Y老师的小资情调。仔细看看, 还真挺小资的...... 旋转楼梯&毕加索 曾经在这里赏月 从阁楼上向外看的风景 我的工作空间

我很忙

图片
网易有道的博客搜索,过年换了个马甲,纯作消遣。 “2007我很忙!” 你呢?点这里测测看!

谷歌春运地图

<br> 请到谷歌中国员工维护的春运交通图查看大图,如果您有最新的消息,欢迎发送邮件至chunyun.china@gmail.com

回家ing

图片
放假了,系馆里人丁冷落 买了24的票 Gtalk 签名改为,“都走了,我也要走了” 两个朋友过来问,“你要出国了吗?”...... 回家看雪

习惯于用beta版

beta版就是非正式版,测试版。beta版应该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因为没听说过买台电视机买到测试版的,可beta版产品在网络中却大行其道。其中一个推动者就是google,比如,gmail推出已经快4年了,但现在还是beta版。发布不成熟产品是Microsoft对Google的主要批评,不过大多数消费者却应该享受到了beta版的甜头。否则,到现在gmail还没有诞生呢。 另一个例子是firefox,firefox相比于IE有n种好处,但唯一的缺点是太占内存。firefox 3.0pre版解决了占内存的毛病,现在用起来还不错。不过代价就是每天都要自动更新,而且与google toolbar不兼容,因此访问网站的时候看不到PR了。 豆瓣上次改版引来大堆批评,这次他们也学乖了,推出了 alpha版 。新功能推出时先在测试版缓冲一下,这样有利于过渡。 不管怎样,我都是会坚持使用测试版的。这也许代表了网络时代的生活方式或者哲学;也许代表我还年轻,哈哈。

宇宙

图片
转自 http://www.kxcb.com/

如何写blog的心理学zz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5163016985198559.html?id=198559 一个星期三的早上,工程师马库斯被老板叫到了办公室。经理对马库斯30年来的贡献表达了 谢意,然后递给他一份解聘通知书。一名保安主管陪同马库斯回到他的办公室,清理好他的办公桌,然后护送他离开办公楼。那天,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100 名工程师身上——达拉斯计算机公司没给任何通知就辞退了他们。 这些员工被解雇数月之后,心理学家詹姆士·W·佩内贝克(James W. Pennebaker)在美国南卫理工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设法召集了超过半数的被迫离职员工,来参加他的一个简单实验。“我从来没跟这样一些满怀怨恨的研究对象一起工作过,”佩内贝克回忆 说,他目前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工作。当时,他让每个研究对象每天花20分钟写日记,连续五天。佩内贝克要求,一部分人记录他们每天如何打发时 光,另一部分人把他们对失业的内心感受写下来,对余下的志愿者没有作任何写作要求。 与其他组的研究对象相比,第二组自愿者,也就是那些把内心的愤怒和失望统统写下来的人, 在未来寻求工作时有更显著的优势——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在三个月后找到了新工作。尽管所有的参与者在找工作时都做出了相同的努力,参加面试的次数也一样,其 他组的自愿者只有很少的人找到了新工作。实验结果的差异如此显著,佩内贝克和他的同事们立即提前结束了实验,并建议每个人即刻写下内心的感受。 上述实验发生在1994年。从那时起,很多研究表明“表达性写作”可以治愈身体和精神上 的创伤。在进行类似的“佩内贝克研究”几个月后,不管是学生、罪犯还是病人,大多数人的身心状态明显好转。根据对试验对象的健康所做的13项不同研究的综 合统计,表达性写作的效果丝毫不逊色于心理治疗的效果。最近的研究表明,表达性写作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和血压有良好的长期疗效。 正确的写作方式 尽管所有这些研究似乎都说明,只要拾起笔,一切烦恼皆可消除,但事实上却不这么简单。选 择正确的主题很重要。研究者们认为,人们只有在应对不利的形势,特别是面对那些一直困扰他们,而他们又不愿和别人谈及的境况时,才能从写作中取得良好效 果。佩内贝克还提醒人们,写作过程本身是极为痛苦的,“我经常看见我的实验对象痛哭流涕

PageRank, 网络世界的标准?

Google的创始人Page和Brin在1998年发明了PageRank (PR)技术给互联网上的网页排序。排序原理很简单,但却影响深远。有兴趣的可以看Page和Brin等的原文: http://dbpubs.stanford.edu:8090/pub/1999-66 。简单地说,一个网页的重要性,取决于链接这个网页的网页数量,以及链接这个网页的网页的重要性。因为网页之间是互相链接的,所以计算PR是个循环迭代的过程。PR值的大小决定了网页在google搜索结果中的排名位置,也就是网页的影响力。 已经有研究表明,PR的算法可能代表了更一般的自然法则。比如给你一个字母D,让你说出以字母D开头的单词。最先说出的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那个单词,而是PR值最高的单词。这说明人的记忆提取也符合PR的法则 (原文: http://www.blackwell-synergy.com/doi/abs/10.1111/j.1467-9280.2007.02027.x )。 最近Nature发文章批评传统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 (IF)的计算方法 (原文: http://www.nature.com/news/2008/080102/full/451006a.html )。传统的方法只考虑了文章被引用的次数,但是没有考虑到引用文章的质量,因此可能导致某些流行学科的影响因子超高,比如医学。文中认为既考虑引用次数,又考虑引用文章的质量更能够评价一篇文章和一个期刊的影响力。比较发现,采用PR算法以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和Lancet等影响因子超高的期刊的影响系数都大大下降。这也许更符合事实,因为流行并不代表有影响力。 另外,blog的影响力也表现在被链接的数量,而不是访问量。要想知道自己的网页被哪些网页链接,可以通过下面的链接。 http://www.altavista.com/web/web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