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终于可以访问了 获取链接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十月 12, 2006 师弟一直在说Wiki可以访问了,自己都不敢相信,以为只是因为Wiki暂时改变了IP,才会短暂看得到。不过过了这么久还可以访问,而且网络上也在广泛流传着Wiki可以访问的消息,估计这次是真的可以访问了吧。随便转了一下,有些东西还真是不错的,比如关于SPM的部分http://en.wikibooks.org/wiki/SPM 获取链接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评论 hahahuang10/13/2006 3:52 上午打开了~~太好了!回复删除回复回复添加评论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如何画出漂亮的图 三月 13, 2011 题目其实是个标题党。我一直都在尝试各种方法把paper中图片做的更漂亮,但效果总是不理想。而读paper时经常能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图。比如最近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一篇关于视觉系统 随机共振 的研究。 所谓随机共振,就是当一个非线性系统在加入少量噪声时的工作效果要比完全没有噪声时好。人的神经系统就是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上图是原文中的一个figure。要注意的是最上面的原始图像两个斜杠之间的细节。斜杠中的斜杠是阈下的,通常很难被知觉到,但如果加入适当的噪声,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斜杠中间的细节 (中图)。 初看到这幅图,我的感觉这是对随机共振效应的最好的演示。因为之前对随机共振的介绍都是理论或者语言描述,从来没有给过这样直观的演示。但说实话,很难看出如何只加入噪声就可以把第一幅图像变成第二幅图像的样子。我自己用MATLAB对原始图像加随机噪声,完全得不到这种效果。当然我自己的图像处理水平有限,电脑显示器也比较低级。不知道哪位高手可以实现。OR, 这其实只是个示意图? Schwarzkopf, D., Silvanto, J., & Rees, G. (2011). Stochastic Resonance Effects Reveal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1 (9), 3143-3147 DOI: 10.1523/JNEUROSCI.4863-10.2011 阅读全文
在线视觉实验 三月 05, 2007 在网上收集数据真是省事阿,希望有一天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对心理学实验有兴趣的可以去试一下 http://vacognition.wjh.harvard.edu/participate.html 阅读全文
日记 八月 30, 2008 1 暑假结束了。本来过得挺快,但经了一些变故,感觉还挺慢长的。 2 从珠海漂到了广州,但这只是另一段漂泊的起点。我的生活,漂泊才是常态。 3 酝酿了好久,终于开始博士论文的研究了。开始就遇到许多困难,希望以后能够顺利。已经习惯了鄙视别人的研究,希望自己的研究最后不会被人鄙视。 4 最近听说几个过去的同学结婚,衷心地表示祝福!下次记得先通知我一下,通知者送搓衣板一枚! 5 最近发现,写文章列编号的不一定是 搞IT的 ,还可能是 哲学家 ! 阅读全文
打开了~~太好了!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