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09的博文

新年快乐

2009年最后一天晚上,在实验室。无聊,就写篇博客吧。 其实自从开始twitter之后,写blog的数量就少了。平时一两句话的感想,不会话痨到写一篇blog。 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做实验都能顺利地统计显著,投文章都能顺利地被被接受。 最后愿我能顺利毕业~~

避免 non-independent error 的一个巧妙方法

图片
最近关于fMRI数据分析中非独立错误 (non-independent error)的问题引发了很多讨论,比如 这里 。道理很简单,如果要进行两次统计分析,这两次统计分析应该是独立的。在fMRI实验中问题主要出在进行感兴趣区域 (ROI)分析时。fMRI数据分析时一般先要做一个全脑每个像素的统计分析 (voxel-wise analysis),找到与假设相符的区域。比如,在全脑中找哪一个区域的激活水平与被试主观感受的被排斥感相关。接下来的问题是要计算这个区域的激活水平与主观感受的相关有多大,就需要定义ROI,提取ROI内的统计值与主观报告的统计值计算相关。经常犯的错误是,直接用voxel-wise analysis的激活区域定义ROI,然后计算相关系数大小。因为全脑中的像素大概有100000个,事先进行一次选择必然引入噪声,使得到的相关系数放大。 要避免 non-independent error,最主要的就是定义ROI时要独立。Kriegeskorte (2009)总结了一些方法。最简单就是,用一个独立的实验定义ROI。比如,先进行实验一找到被试被排斥时激活的脑区。再进行实验二,用刚才找到的脑区提取统计值并与主观被排斥感计算相关。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很多区域没有现成的localizer,而且如果进行实验时没有考虑到,事后没有办法补救。如果没有独立的localizer定义ROI,Kriegeskorte (2009)建议的方法是把数据分半,用一半数据定义ROI,再用另一半数据进行ROI分析。这在理论上是个好想法,但实际操作中也不现实。因为fMRI扫描很贵,如果扫描10min可以做出结果,就不可能扫描20min。因此通常的实验数据,如果分半后必然得不到很好的激活结果,也就很难再进一步做ROI分析。 Esterman et al. (2009)这篇新文章提出的方法与分半方法类似。简单说起来就是,一次去掉一个被试 (Leave one subject out, LOSO)。比如,一共有15个被试,先去掉被试1,用被试2-14进行voxel-wise分析定义ROI,再用这个独立于被试1的ROI提取被试1的统计值。如此对每个被试做一次LOSO,再把每个被试的统计值拿出来与主观被排斥感计算相关。这样就可以保证提取每个被试统计值时依据的localizer是独立于该被试的。...

老板面前无自我

图片
尝试一下标题党 :) 所谓自我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学概念,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份的认知的和情感的表征。有无自我意识是人和其他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比如,人知道镜子中的图像就是自己,即使是婴儿发现镜中人脸上被画了颜色,也知道在自己脸上擦掉。而其他动物如猴子,却不能区分,甚至会去攻击镜中的影像。 人的自我是一个独特的结构,与自我有关的加工都会被易化。比如,对自我面孔的加工要快于对他人面孔的加工,对于与自我相关的记忆要好于与他人相关的记忆。但是,人的自我概念是依赖于社会情境的,如果人们对自我的概念是负性的,那么对自我面孔的加工就不会变快。内隐正联系理论 (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 theory, IPA)认为对自我面孔的加工激活了自我概念中的正性属性,因此会使被试行为表现变快。 IPA理论同样预测,如果自我概念的正性联系受到威胁,对与自我相关任务的加工优势就会消失。这里,作者研究了老板 (导师)对研究生被试的自我面孔加工的影响。为什么选择研究生和导师作为研究对象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作者在 footnote 写到: A common belief in Chinese teachers is that most students would not develop well unless their shortcomings are uncovered frequently. Consequently, students receive more critiques than praise from their teachers.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 of such social experience is that teachers such as advisors for each class in elementary,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who frequently criticize students and remind them of their shortcomings, constitute a threat to students’ self-esteem and students care very much about ...

Ten simple rules 系列

fMRI数据分析变得越来越复杂,复杂到做数据分析的人可能根本不懂底下的数学原理。因此出现了 ten simple rules 这样的系列文章。最近 Friston 也发表了一篇关于 Dynamic Causal Modelling 的文章。文中多是对 DCM 分析中具体问题进行了解释和建议,回答了我很多疑问。虽然这帮大牛们总是不建议新手们使用 DCM 分析,但是随着 fMRI 研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Ten Simple Rules 也算是一种折衷吧。 关于 MRI 数据分析的 Ten Simple Rules 系列: Stephan K.E., et al. (2009). Ten Simple Rules for Dynamic Causal Modelling. NeuroImage doi: 10.1016/j.neuroimage.2009.11.015 Ridgway G.R., et al. (2008).Ten simple rules for reporting voxel-based morphometry studies. NeuroImage doi: 10.1016/j.neuroimage.2008.01.003 Poldrack R.A., et al. (2008). Guidelines for reporting an fMRI study. NeuroImage doi: 10.1016/j.neuroimage.2007.11.048 另外还有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主编写的  Ten Simple Rules 系列,关于如何发表文章,如何读研究生等等,也值得一看。

自大幻觉的神经机制

图片
人对自我的感觉,以及对未来的感觉都要比实际情况好,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正性错觉 (positive illusion)。比如,我们经常会计划了一堆事情要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但实际完成的数量要远远小于预期的数量。这通常是由于人们的预期过于乐观而造成的。在心理学中研究最多的是所谓高于均数效应 (above-average effect)。如果让一群人估计自己的某一项能力,所有人都会估计自己的能力在平均水平以上,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虽然正性错觉是对现实情况的歪曲,但实际它起着重要作用。它可能是进化的结果,一个有正性错觉的人更可能做一些超越现实的努力,更容易在困难的任务中坚持到最后并取得成功。相反,如果一个人过于“现实”,可能在困难面前会过早地放弃努力。其次,正性错觉还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有了正性错觉,可以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一点,而且让我们可以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最新的Neuroimage上,研究人员用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方法研究了正性错觉的神经机制。被试躺在机器中看一系列描述性格的形容词,并比较自己在这些形容词上与其他人的平均水平相比是好是坏。 研究者先比较了被试在判断宽泛的和具体的形容词时大脑活动的差异,发现激活了内侧前额叶皮层 (MPFC), 眶额皮层 (OFC)和背侧前额叶 (dACC)。其中MPFC是已经被发现的与自我加工相关的区域。接着研究者再看不同被试正性错觉的程度是否与这些区域的激活水平相关。意外的是,MPFC并没有发现与正性错觉相关;而相反,OFC及dACC都显示了与自我正性错觉程度的负相关。即被试OFC和dACC的激活水平越弱,则正性错觉越强。这个负相关很有趣,似乎说明大脑中缺少了某种神经加工过程,反而会增加正性错觉。与此相对应的是脑损伤病人的行为表现。如果病人OFC损伤,则他会比其他人更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好的。大脑的眶额皮层 (OFC)也许对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起着重要作用。 Beer, J., & Hughes, B. (2009). Neural Systems of Social Comparison and the “Above-Average” Effect NeuroImage DOI: 10.1016/j.neuroimage.2009.10.075

深思熟虑也许并不能帮助判断

图片
人们总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动物,认为做事情前深思熟虑会帮助自己做判断。但很多心理学研究却表明,深思熟虑也许会导致更差的判断。相反,一段时间无意识的思考也许会帮助做出更好的判断。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的一篇新文章提出了新的证据。 在实验1中,研究者共找了352名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大学生被试,让他们预测2周以后荷甲联赛中4场比赛的结果。实验分成3个条件:第一组被试在被介绍完4场比赛的球队之后立即做出判断;第二组被试被要求思考2分钟之后再做出判断;而第3组被试被称为无意识思考组,他们在这2分钟内要完成一个2-back工作记忆任务,然后再做出判断。2-back任务需要被试把注意集中到任务中去,因此被试无法有意识的思考比赛预测,但是可以进行无意识的思考。同时,根据被试自己报告的对足球的熟悉程度,被试被分为专家组和生手组。 结果如图所示,专家组的预测成绩要高于生手组。有意思的是,专家组在进行无意识思考时的预测成绩最高,有意识思考其次,立即判断最低。而生手组恰恰相反。虽然专家组比生手组预测成绩高,但自我报告的对足球的熟悉程度与预测成绩并不是简单的相互对应。只有在无意识思考的情况下,自我报告的熟悉程度才与预测成绩相关,而有意识思考和立即判断条件都不存在相关。 无意识思考理论 (unconscious-thought theory, UTT)认为,无意识思考可以正确区分客观信息和其他信息,因此可以帮助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在实验2中,研究者在让被试预测世界杯的比赛结果之后,还让他们判断世界杯参赛球队的世界排名。实际上,世界排名是最好的一个预测比赛胜负的客观指标。UTT理论预测,被试在无意识思考条件更可能运用客观指标,而在有意思是靠或无思考条件下则不会。结果与预期相符,预测世界排名的准确性只有在无意识思考组才与预测准确性显著相关,而在立即判断和有意识思考组都没有相关。也就提示了只有无意识思考组恰当的使用了客观的信息进行预测。 有意识思考为什么会使预测成绩下降?根据UTT理论,在有意识思考时,被试也许很难区分客观的判断因素及其他的主观因素,比如个人好恶、感情等。而最简单的客观指标往往被忽略。也许,为了排除感情等主观因素的干扰,少进行深思熟虑也是有好处的。 Dijksterhuis, A., Bos, M., van der Leij,...

fMRI有多不靠谱

图片
今天发现的这个有趣的研究,是在09年 Human Brain Mapping 年会上报告的一个研究。研究的被试是1名18英寸长、3.8磅重的死鱼。死鱼同学的任务是躺在MRI机器里看一系列的图片——图片中包含一个处在某种情景下的人——并判断这个人会在情境中体验到什么情绪。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与一般人类被试的实验没有差别。下面就是结果: 在使用 p(uncorrected) 其实研究想说的是很多fMRI研究的不靠谱,也就是多重比较校正问题。如果我们单独抽取一个样本进行t检验,得到 p 但问题依然还存在。其实问题谁都知道,但实际操作中确有问题。因为进行了校正,想要得出激活的结果酒都没有了。因为多重比较校正的目的只是保证激活的结果不是随机事件造成的,它造成一个连带后果是标准过于严格,从而会拒绝很多真实存在的效应。因此问题在这里总是纠缠不清。按照作者Graig M. Bennett的看法,以后最好同时报告校正以后的结果以及没校正的结果,这样可以让其他研究者自己判断结果的意义。 这个研究的标题:Neural correlates of interspecies perspective taking in the post-mortem Atlantic Salmon: An argument for multiple comparisons correction Poster地址: http://prefrontal.org/files/posters/Bennett-Salmon-2009.jpg

汶川地震幸存者脑功能发生改变

图片
对于汶川地震这样8.0级的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失去亲人和财产的损失。对于幸存者来说,他们的精神创伤也是巨大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幸存者会患上 急性应激障碍 (acute stress disorder, ASD)或者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成都华西医院领衔的一组研究者,在地震后一个月内检查了44名幸存者的脑功能,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结果显示,虽然身体健康,但灾害对这些幸存者的脑功能产生了影响。 研究中被试躺在MRI机器里不作任何任务,接受约7分钟的脑功能扫描。这种静息态 (resting state)的研究设计目前在国内很流行。一是因为这种实验不用任务,操作方便。第二是由于北师大臧玉峰老师的推动,使得静息态数据分析的方法也简便易行 (http://restfmri.net/)。这个研究中作者对静息态数据使用了两种分析方法。首先是计算被试大脑各区域的低频振幅 (reg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 ALFF)。ALFF指的是大脑自发的 0.01-0.08hz 的低频振荡,它反映了大脑区域同步化活动的特征。分析结果发现,相比于控制组被试,幸存者大脑内前额页皮层、中央前回,以及脑岛和纹状体的低频振幅变得更强,而且幸存者这些区域的低频振幅强度与自己焦虑和抑郁问卷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另外一种分析方法是功能连通性 (functional connectivity),即计算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强度。与激活的结果相反,幸存者在边缘系统以及纹状体之间的功能连通性显著降低。这些区域包括杏仁核、海马、脑岛、前扣带回等。 这篇文章是第一篇在灾后很短时间内检查健康幸存者的脑功能的研究报告。发现了一些区域的激活水平的增高,以及另一些区域之间联系的降低。这些脑功能的改变可能是幸存者产生创伤后应激等心理创伤的原因。根据这些结果可能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需要早期治疗的人,以帮助他们降低创伤带来的长期影响。 当然,对与这篇发表在PNAS上的牛paper,个人觉得还有一些问题。 首先,低频振幅的测量方法虽然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它究竟反映了什么脑机制还不清楚。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了更直接测量大脑血流量的方法,比如 ASL perfusion f...

学习成绩好坏的神经机制

图片
想像一下,如果高考时考生面对的不是白纸黑字的试卷,而是对着电脑做一些任务,同时脑袋上被贴上电极,记录他们的脑电活动。也许有一天,这样的场景就会成为现实。最新的研究发现,错误相关负波 (ERN),一个与错误监控和认知控制有关的脑电成分,可以预测一个人在大学的学习成绩。 被试要完成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以前经常提到的 stroop 任务 -____- 。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系列表示颜色的词语,让被试判断字体颜色。而词语本身表示的颜色与字体颜色可能一致,如红;也可能不一致,如蓝。在不一致条件下,被试需要调动认知资源进行认知控制,抑制自己自动加工语义信息的倾向,而只靠颜色信息进行任务。 实验同时还记录被试的脑电信号。主要关心的脑电成分是在被试犯错误后 100 毫秒左右出现的负向成分,即错误相关负波 (error related negativity, ERN)。ERN通常被认为由前扣带皮层产生,反映了被试对行为表现的监控,以及对错误的检测。之前的一些研究已经发现,47% 的 ERN 的变异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因此可以把它看作一种人格特质一样的属性来看它是否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反应。 实验结果很清楚,学习成绩越高的被试,他犯错误之后的 ERN 反应也越高,两个的相关可以达到-0.4。另外一个相似的行为指标是,在被试犯错误之后的下一次反应中,被试的反应时会显著变慢。在这个研究中,学习成绩越高的人,在犯错误之后的下一次反应中反应时变慢的越多。 这个研究表明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与错误的监控以及认知控制有很大的关系。用实验室中短短1个小时的实验就可以预测一个人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结果。也许今后的考场上出现的将是各种古怪的认知任务和脑袋贴满电极的被试,而不是面对白纸黑字的试卷俯首狂书的考生。 当然,ERN强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确定。也许是 ERN 强的人,他的错误监控与控制机制比较好,因此容易取得好成绩;但也可能是因为他学习很努力,取得了好成绩,同时努力学习也把 ERN 波形训练得更强。 更要注意的是,ERN 强度高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很多病人都会表现出更强的 ERN 反应。仔细想想这个,很有意思 :) Hirsh, J., & Inzlicht, M. (2009). Error-related negativity ...

思考时请倒着走路

图片
    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的最新研究发现,倒着走路时有助于人更清醒的思考。当然,这里说的倒着走,指的是朝背后的方向走,而不是向欧阳峰一样手脚倒立。:)     研究做的很简单,研究者要求被试向前、或向后、或向左、或向右走4步,随后对着在架子上可以跟着被试移动的电脑上完成 Stroop 任务。Stroop 任务是让被试说出屏幕上的单词的颜色。而单词表示的意义可能与和单词本身的颜色相同,如“ 蓝 ”,也可能不同,如“ 绿 ”。如果单词本身的颜色与意义表示的颜色不一致,则反应速度会变慢,这通常反应了被试要去抑制自动读出单词语义的趋势。     结果发现,在读一致的单词时,被试的反应不受运动方向的影响。而在读语义与颜色不一致的单词时,向后走后被试的反应最快。     为什么朝不同方向走了两步就会影响思维?这涉及到了最近很火的 Embodied cognition  。Embodied cognition 在国内很诡异的被翻译成了具身认知,让人听得一头雾水,实际上就是说人的思维或认知过程会受到身体的影响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mind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form of the human body)。同时,一个特定的动作也可能与一种认知或情感状态相联系。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趋向和逃避反应。比如研究已经发现,弯曲或伸展手臂会分别使人更倾向于喜欢或不喜欢的某一个东西。因为弯曲手臂涉及将东西拉向自己的动作,而伸展手臂涉及将东西推离自己。     而这项研究表明了趋向和回避动作还会影响人的认知控制。因为回避动作通常和危险相联系,因此也就更容易触发认知资源的分配,从而促进思维以解决面临的困境。因此,当你遇到难题时,倒着走也许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 Koch, S., Holland, R., Hengstler, M., & van Knippenberg, A. (2009). Body Locomotion as Regulatory Process: Stepping Backward Enhances Cogni...

MATLAB Toolbox for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图片
    今天NeuroImage刚in press 的一篇文章 ( doi ),介绍了一个新的研究fMRI数据功能连通性 (functional connectivity)的工具箱 ( MATLAB Toolbox for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     初步的扫了一下文章,这个工具箱针对的是已经定义好的若干区域之间的functional connectivity,不能做voxel-wise的分析,也不关注时间序列和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比如PPI)。不过在计算几个区域间functional connectivity的时候提供了很多种方法。对于整个时间序列,可以计算cross-correlation, cross-coherence, mutual information。而对于多于两个区域,还可以计算偏Partial cross-correlation/coherence/mutual information。对于事件相关序列,可以计算trial-by-trial的相关。对于有实验设计的fMRI序列,直接做correlation实际上意义不大。文章也提到了可以用残差序列或者低频滤波之后 (滤掉实验设计相关成分)的序列再进行functional connectivity分析。文章中还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有空要好好研究一下。 工具箱地址: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fc-toolbox Zhou, D., Thompson, W., & Siegle, G. (2009). MATLAB toolbox for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NeuroImage, 47 (4), 1590-1607 DOI: 10.1016/j.neuroimage.2009.05.089

Mr. Brain

图片
    神经科学日渐流行,这一趋势也在影视剧中体现出来。比如很火的美剧 Lie to Me (别对我撒谎),以情绪研究的大牛 Paul Ekman 为原型。而作为脑科学研究也很发达日本,也出了一部 Mr. Brain (脑神探),也值得一看。     据说这是一部偶像剧,可惜我对日剧不太熟悉。女主角绫濑遥演过“我的机器人女友”,还算是脸熟。而大神木村拓哉,我只能搜索了他以前的照片,才把他和以前的印象对应起来。     不说偶像,说说剧里面的脑科学元素。编剧或者顾问似乎比较熟悉记忆方面的研究,剧里出现最多的脑区就是海马或海马旁回。记忆提取时会激活海马旁回,因此剧中一直把海马旁会的激活作为判断嫌疑人是否看过某一图片的证据。可是海马旁回应该是躺着的,可是剧中3维重建出来的海马结构是立起来的,看起来怪怪的。     剧中看起来很亲切的东西就是MRI。估计是为了拍摄需要,机器做成上下两个圆盘,这样可以拍到演员在机器中的动作。而真实的MRI机器是把人放在圆柱形的洞里边,有幽闭恐惧症的病人还不能进行MRI扫描。MRI可以用来扫大脑结构像,也可以测量大脑的局部血流量,作为大脑神经活动的测量指标。比如刚才说的对比嫌疑人再看熟悉图片和陌生图片时的脑血流差异,就可以发现涉及记忆提取的海马旁会的激活。虽然现在的技术远没有达到让被试看一幅图像就能得到可靠的海马旁会的激活,但是总体的思路还是比较靠谱的。:)     当然,剧中还有一些小bug。比如第3集中,女医生头部损伤。医生说损伤了威尔尼克区,可是片子显示的是前颞叶。最后给女医生看未婚夫的照片,说是激活了杏仁核,可是片子上显示的红色区域分明是在脑室(见右图)。     总之这部剧还算比较靠谱,看多了美剧的朋友们可以换换口味了。:)

女人是老虎

图片
    记得去年的一篇文章 ( doi )发现男性在见到金发美女时智商会下降。现在又有一篇文章,发现男性在和女性交流后认知能力会下降。看来“女人是老虎”,男士们要小心了......     在实验一中,40名男性被试被分配与一名男性或女性实验助手交流7分钟。在交流的前后,被试各完成一次 2-back 任务。2-back 任务就是给被试呈现一系列的刺激,比如字母,然后要被试判断当前一个字母与之前第2个字母是否相同。这个任务需要被试在工作记忆中不断更新和保持一定数量的字母,是测试工作记忆的一个常用范式。结果发现,男性被试在与女性助手交流后 2-back 任务的反应时要显著慢于与男性实验助手交流后的反应时。而且根据被试对女性助手吸引力的评分,还发现被试对女性助手吸引力评分越高,则之后的反应越慢。     在实验二中还包括了女性被试。这样研究者将被试随机分成同性或异性配对进行交流。同样在交流的前后让被试分别完成一种认知任务 (Simon task)。结果如图显示,女性的认知任务成绩不受和同性或异性交流的影响;而男性被试在于异性交流后认知任务会显著变慢。     研究者认为,男性在于异性交流时需要更多的自我表现,以给对方留下好印象。由于这种高水平的自我表现占用了认知资源,所以就会在接下来的认知任务中成绩下降。有意思的是,不管男性被试是单身还是处于恋爱中,认知功能的下降都是一样的。当然,这样的结果以及解释可能与被试群有关。参加实验的被试是平均年龄20岁的大学生,因此在与陌生女性交往的时候可能更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但如果是成熟的成年人也许就没有这种效应出现了。     其实对这样的结果,解释也很多。比如也许男性被试与女助手交流得太兴奋了,所以才会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反应变慢。个人觉得在测量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时,反应时实在不是一个好的指标。也许需要找到更好的测量指标才能使结果更令人信服。而且只凭一两个简单的任务就下结论认知功能下降这也是不适合的。这就好像被试把手在热水里多放了一会就说被试更能抵御疼痛一样,有点过度解释了实验结果之嫌。不管怎样,对这样的研究就当成娱乐吧。 Karremans, J., Verwijmeren...

研客——Research Blogging中文版

图片
    写blog已经5年了,究竟该写点什么我一直在思考。初衷是想记录一些对研究的思考,整理思路。科学松鼠会出现後,也想过写一些科普的文章。但总感觉松鼠会的文章活泼幽默有余,严谨性有些不足。更主要的是,一般科普文章大多是介绍已经公认了的科学理论,而不太可能绘声绘色的讲最新的研究报告。而放眼中文博客圈,真正介绍最新研究进展的博客非常有限,科学新闻里对最新研究的报道大多来自国外报道和博客的翻译。比如我对心理学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大都来自于国外的科学博客,比如 BPS Research Digest 。     英文博客圈不仅有很多优秀的科学博客,而且还有很好的博客组织,比如Research Blogging。如果看过 BPS Research Digest ,就会注意到博文上会有一个绿色对号的图标。这就表示这篇博文加入了 Research Blogging 。Research Blogging 的目的是介绍最新的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论文。首先是最新的研究,有很强的时效性。其次必须介绍经过同行评议 (peer review)的文章,这就能可靠性。     现在,Research Blogging 的中文版——研客就要推出了。研客的工作方式可以看这篇 文章 。对于每个blogger来说,只要你写了一篇介绍最新研究文章的博文,就可以在博文中加上一段代码。研客系统会自动识别文章,并聚合在研客主页上显示。在研客的页面上只会显示博文标题、简介和介绍的文章,点击会自动跳转到你自己的博客。这样通过研客可以向更多的人介绍和分享你的博客。     目前研客还处于准备阶段,我们需要更多科学博客的参与。详细信息请见研客的 中文blog 。

用IAT测谎

图片
    上一个 帖子 讲到了用内隐联系测验 ( IAT )测量人们对性别和学科之间的刻板印象。其实IAT还有很多有趣的应用,比如测谎。     这种测验被称为自传体内隐联系测验 (autobiographical IAT)。假设你做了一件错事,比如开着时速70码的车撞了人,但你却不承认。这时可以用aIAT技术来检测你是否说谎。测验给你呈现一句一句的陈述句。陈述句包括两类。一类是真实的或者错误的陈述:比如“你正在电脑前做实验”就是真实的,而“我现在正在喝咖啡”就是错误的陈述。另一类是承认或否认要测试的事实:比如“我确实开车撞人了”就是承认事实,而“我根本就不会开车”就是否认事实。测验的目的是看被测者对这两类陈述的结合的反应速度的差异。首先,你需要按一个键对真实陈述或者承认事实陈述进行反应,而用另一个键对错误陈述和否认事实陈述进行反应。然后,颠倒两类陈述的结合模式,在真实陈述或否认事实时用一个键反应,而在错误陈述或者承认事实时用另一个键反应。     如果被测试者却是开车撞过人,那么他在对真实陈述-承认事实配对时会无意识的反应更快。根据两种配对反应的反应时的差别,就可以判断被试是否说谎。在Sartori等人2008年的研究中,研究者报告测谎的准确率高于91%。     但问题是,测谎是否容易被作弊。这一点 Psychological Science 的一篇新文章提出了质疑。     研究者先让一半的被试去教授房间偷一份含有考试题目的CD,而另一半人则留在实验室看报纸。随后对两组被试进行了aIAT测谎测验。测验分数中正分表示被试更容易把“偷CD”和真实陈述联系在一起,即测试认为其“犯罪”。在下图左侧的正常情况下,真实偷了CD的人确实得到正的分数,而看报纸的人则得到负的分数。     接下来研究者给被试看一页纸的指导语,教被试如何作弊,随后进行第二次aIAT测验。测验的结果如右侧,从测验分数无法区分哪些被测者说谎。在另外的实验中,即使在被试第一次aIAT测验前就告诉他们如何作弊,同样可以改变测谎结果。     IAT虽然是测量内隐态度的很好的...

男生的理科成绩比女生好么?

图片
  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认为男生的理科成绩比女生好。而且在大学中,理工科专业男生大都比女生多;而文科专业则是女生占多数。男性对数学和理工课程有更好的天赋么?要说明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考虑。   从实际的学习成绩来看,似乎男生更好些。在全世界范围的调查发现,男中学生的理科成绩比女生好。但不同国家理科成绩的男女差异的差别很大。比如在一项国际数学和科学学习趋势 报告中(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在所研究的34个国家中有3个国家的女生的理科成绩显著高于男生。这似乎说明一些社会文化因素会影响男女生在理科成绩上的差异。  另一个因素是心理上的,即人们对性别-学科关系的看法。如果人们认为男性更适合理科而女性更适合文科,那么男生可能就会更有兴趣学习理科,从而导致成绩更好。那么,男女生理科成绩的差异是由人们对性别-学科刻板印象造成的么?最近一篇发表在PNAS的文章研究了这个问题。 你是这样想的吗?   但是,研究人们的态度有一个困难。如果直接问对某一件事情的态度,人们通常不会回答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按照社会的期望来回答。比如很多人其实是反对同性恋的,但如果问他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很少有人会直接表明他们是反对的。   因此作者使用了一种 内隐联系测验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测验给被试一组概念和态度的配对,让被试对特定的配对进行反应,并记录反应的快慢。比如,在性别-学科内隐态度测验中,首先让被试对男性与理科配对或女性和文科配对反应,比如“男孩”和“生物学”,或者“阿姨”和“文学”;如果相反则不反应,如“叔叔”和“哲学”,或者“女儿”和“工程学”。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再将要求反应的配对颠倒,即男性和文科配对时反应,女性和理科配对是反应。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两种配对反应时的差异:如果被试对男性-理科、女性-文科配对的反应时快于男性-文科、女性-理科配对的反应,则说明被试存在内隐的男性-理科刻板印象。通过这种方法测量的内隐态度有时会与被试报告的态度存在差别,比如这项研究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测量与主观报告的相关只有0.22。 研究结果 ...

国内医学期刊论文的可信性

图片
最近又有一个研究在网上掀起波澜。这篇发表在Trial杂志上的研究 ( pdf ) 表明,国内医学期刊发表的试验报告中只有7%的研究符合随机对照试验标准 (RCTs)。也就是说93%的研究或多或少存在研究设计上的问题,其结论的可靠性存在疑问。 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 是检验医疗手段或药物有效性的科学实验程序。主要包括将被试随机分配,设置治疗组、控制组和安慰剂组,控制病人和研究者的双盲等等。这些标准都是最基本的和必需的。比如要验证一种药物是否有效,很多病人不需要药物仍然会自动好转,因此需要设置没有接受任何药物治疗的病人作为控制组。还有所谓的安慰剂效应 (placebo effect),就是给病人吃没有任何作用的维生素丸,但是告诉病人这是可以治愈他们疾病的药物,病人的病情同样会得到好转。安慰剂效应也需要在试验设计中排除。另外,还要将病人随机的分配到不同的试验组中,并采取双盲的方法操作试验。 可以想象,如果不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就会人为的使一种治疗手段看上去更有效。这类怀疑经常发生在国内的医学期刊上,因为国内医学试验报告中得到阳性结果 (治疗有效果)的比例超高,使人不得不怀疑试验程序是否可靠。Trials杂志上的这篇文章搜索了1994年到2005年间发表在中文期刊上涉及20种常见疾病的37313篇文章,并对作者进行了电话采访。在接受采访的2235篇文章中,只有207个研究采用了可以接受的随机方法 (原文写的是6.8%,但207/2235!=6.8%)。研究人员还对比了常规医学与中医试验,研究可信度的比率并没有统计差异。 这并不是第一篇涉及此问题的研究。但这篇文章调查了一个更大的样本,并采用了电话采访的方式,更全面的反映了国内医学期刊的糟糕状态。当然这不代表国内医学的研究水平不高,因为真正高水平的研究都会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医学不同于心理学,很多试验证明了的方法可能就会直接用到临床上。即使不能应用临床,仍然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见到,比如一些保健品或医疗设备等。这些东西有了“科学”的标签真是祸害无穷。以后对待这些东西还是小心为妙。 还有一个令我惊讶的是,按照作者的说法,国内目前有1100种医学期刊。我不知道中国的医学界发达到了什么程度,究竟可以培养出多少人来做出符合规范的研究。是不是因为期刊太...

用脑电波生成的音乐

图片
人类的大脑由大约100亿个神经元组成。在大脑工作时,神经元协调发放,此起彼伏,就像一出交响乐。这个交响乐听起来是什么样的呢?在最新的 PLoS ONE 中,来自中国电子科大的研究者将脑电转换为了音乐,让我们可以听到大脑活动的"声音"。脑电 (EEG)是从头皮表面记录的皮层中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集合。研究者通过计算脑电信号的周期以及强度等信息,经过一些算法处理生成音符信号 (见下图)。这样我们就可以听到大脑活动的声音了。最有意思的是,研究者还将大脑不同状态时的脑电波做成音乐然后让被试区分,区分正确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下面的两段音乐 ( Audio S1   Audio S2 ),一段由慢波睡眠期的脑电生成,另一段由快速眼动睡眠期的脑电生成。只听音乐,你能分清哪一段来自慢波睡眠,哪一段来自快速眼动睡眠吗? (慢波睡眠时的脑电信号以及由脑电生成的音符 from Wu de al., 2009) Wu, D., Li, C., & Yao, D. (2009). Scale-Free Music of the Brain PLoS ONE, 4 (6) DOI: 10.1371/journal.pone.0005915 音乐: 快速眼动睡眠  Audio S1. 慢波睡眠  Audio S2. 白噪声  Audio S3. 闭眼  Audio S4. 睁眼  Audio S5. 癫痫  Audio S6.

博客维护中......

各位朋友: 为了能够写出更多、更和谐的博客文章,本博客将在2009年5月34日到2009年5月35日期间进行技术维护,预计36日凌晨可恢复服务。很抱歉给大家带来不便,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博客的支持。

简单粗暴

在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稳定期之后,blogspot再次被封。这一次的做法简直是简单粗暴,不仅封锁了blogspot,而且把blogger后台也一同封锁。之前盛传GFW已经升级,可以封锁单个不和谐blog,这次却硬生生把整个blogspot封掉。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段时期非常敏感,在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只好采取这种欲盖弥彰的方法。 不过也好,blogspot被封加快了我申请独立域名的进程。从现在起开始使用这个独立域名 http://www.dixin.info, 如果手懒直接打 dixin.info也可以。原来的域名,如果没被墙的话也会被指向新域名。RSS阅读的朋友请更新rss地址: http://www.dixin.info/feeds/posts/default 。 可惜原来域名的Google Page Rank已经是2了,现在又要从零开始。有我blog链接的朋友们请更新链接地址,帮忙把PR顶上来。

五四

五四到了,应该纪念什么?其实我不知道,我是个历史白痴,对于教科书以外真正的历史是一无所知。最近几期锵锵三人行许子东、陈丹青一起聊五四运动,很值得看一下。 锵锵三人行20090428 锵锵三人行20090429 锵锵三人行20090430 锵锵三人行20090501 锵锵三人行20090504

关于fMRI数据分析中高相关的批评的更新

之前 八卦 过Vul同学对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中高相关的批评。现在这篇文章及其他作者的回复已经正式出版(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Vol. 4, Issue No. 3 · May 2009 )。可能是争议比较大,文章标题中的voodoo改成了Puzzlingly,语气缓和了很多。五一没有心情读文献,明天开始好好研究一下。:)

最危险的是披着科学的外衣

图片
神经营销学"neuromarketing"是认知神经科学中很炫的一个领域。近些年有一些研究发表在顶级的期刊上,比如neuron ( doi  )。《买》 (buyology)这本书,介绍了neuromarketing 在业界的一些实际应用。 对于影响人类购买行为的因素,书中大部分解释实际上没有达到神经层面,而只是决策行为层面。比如,人的决定经常受到非理性、潜意识以及习惯的影响。这些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的产物,即行为经济学。  Daniel Kahneman  正是由于在这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相比于比较完善的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书中提到真正与神经有关的理论恐怕只有镜像神经元 (mirror neuron)和躯体标识器假设 (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镜像神经元恐怕是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很重要的一个发现,但书中应用镜像神经元解释人的购买行为却不太合理。你看到其他人戴带着白色耳机线的ipod,导致你的镜像神经元激活,所以你也想买一个同样的ipod。镜像神经元理论只是说人们在观察别人行动时会激活自己做相同行动时所用的脑区,即镜像神经元。激活自己做动作的脑区只是理解对方行为的一种途径,并不代表自己想要做同样的事情。 本书作者和其他一些研究者还做了一些功能磁共振 (fMRI)和脑电 (EEG)的研究,试图说明人们为什么买某一类商品,或者预测某些广告是否会成功。可惜的是,两类研究的逻辑都是错误的。比如,作者试图说明人们对某些品牌的偏好类似于某种宗教信仰。因此作者对比了人们看某些“强势品牌”和“弱势品牌”时大脑活动的差异,发现激活的区域与宗教体验激活的区域相似。但这种相似并不能说明人们偏好某品牌与人们信仰宗教相似,因为fMRI数据分析只能得到统计性的结果,而且大脑某个区域的功能并不是非常非常特定的 (没有哪个专门的区域是单纯的负责“宗教体验”)。 另外,作者的研究还试图用人们观看广告片时的神经活动来预测该广告片时否会成功。首先,各种不同广告片之间的物理属性差异巨大,很难说明哪一个广告片会引起更大的注意。即使可以可靠的测量注意,在现实中广告的效应也很难单独由是否引起注意力决定。如果观众一连看了多个高度吸引注意的广告片,也许另外一个轻松的广告片更会被记住。 脑成像研究实际上有...

Google similar images

图片
之前提到过用图片搜索图片的搜索引擎  TinEye ,今天Google Labs发布了相似的 Similar Images  搜索。Similar Images还不能根据上传图片进行搜索,只能在图片搜索的结果中点击结果图片下方的similar images。试了一下结果似乎比IinEye强大。 比如搜索与星巴克标志相似的图片,可以搜到真实的星巴克橱窗的图片。 最强大的应该是搜索自然场景的图片。比如搜索卡卡,卡卡穿米兰队服的各种姿势的照片都能搜索到,这显然比TinEye的结果好很多。 再比如搜索航天飞机发射

应用PPI分析的一些牛文章

PPI (PsychoPhysiological Interaction)是一种分析fMRI数据有效连通性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验证大脑内两个区域之间的联系是否会受到实验任务的调制,即在条件A中两区域间的相关性是否大于条件B时的相关性。这种方法在1997年由Friston等人提出后,已经有了很多漂亮的应用,其中不乏Nature, Science级别的文章。下面是我搜集到了在Nature, Science和Nature Neuroscience上发表的使用了PPI分析的文章。如果要在fMRI数据分析中使用PPI分析,可以参考这些文献。 Stephan, K.E., et al., 2003. Lateralized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Lateralized Task Control in the Human Brain. Science 301(5631), 384 - 386. DOI: 10.1126/science.1086025 Klein, T.A., et al., 2007. Genetically Determined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from Errors. Science 318(5856), 1642 - 1645. DOI: 10.1126/science.1145044   Hare, T.A., et al., 2009. Modulation of the vmPFC Valuation System Self-Control in Decision-Making Involves. Science 324(5927), 646-648. DOI: 10.1126/science.1168450   Heinz, A., et al., 2004. Amygdala-prefrontal coupling depends on a genetic variation of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Nature Neuroscience  8, 20 - 21. doi: 10.1038/nn1366 Egner, T. & Hirsch, J., 2005. Cognitive control mechanisms resolve conf...

历史的侧面, 《激荡一百年》

图片
最近在做实验的间隙读了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一本从中国工商业角度描述了百年近代史的书。一直觉得经济因素在历史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经济基础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可怜马克思早就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大陆历史教科书却只知道扣主义的帽子,而很少考虑历史中的经济运作、商业以及商人。这本《跌荡一百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来了解历史。 书中有几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首先是盛宣怀。这个《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一个小跟班,其实在民族工业的发展中起这很大的作用。盛宣怀从洋务运动起帮助政府创立了无数的实业,涉及轮运、矿务、电报、铁路、钢铁和银行等众多基础性产业。他提倡官督商办的形式,同时也成为了清末最大的官商。他的强项就是用政治手腕经商,这一点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官场与商场之中。亦官亦商的暧昧体制不知道是否与某些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还有一点很有趣的是,盛宣怀坚持将铁路国有化,直接导致了保路运动,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无意间也推动了清政府的灭亡。 《走向共和》描述了国人立宪、共和的努力以及革命思潮的发展。但是从商人的理性角度看,革命的浪漫主义似乎是幼稚的。革命可以推翻,却不能建立。在领导辛亥革命之后,在经济来源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孙中山国民党政府竟然以敲诈民营企业家和贩卖鸦片来维持国民党和政府经济让人有些唏嘘。走向极端的自然是蒋介石。他用黑社会的手段和对民营资本的敲诈发展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以支持他的军阀混战以及围剿共产党的巨大的军费开支。在当时的背景下,也许只有蒋的极端做法才能实现国家形式上的统一。 最后还有一点有意思的,就是中国似乎一直以来都有抵制日货的传统。最早是甲午战争之后,后来很多历史事件都会伴随抵制日货浪潮。那时有真正的国仇家恨,抵制还是有道理的。而且据说日本因为受抵制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时还大于其在军事行动上的收益。同时,当时的民营企业的宣传也经常打国货牌,在竞争中也不惜嫁祸对手不是国货而从中受益。相比之下,现在的抵制日货、抵制法货似乎有些不可理喻。 据说这本书比起吴晓波的上一部《激荡三十年》有所退步,但我依然觉得很精彩。“激荡”和“跌荡”之后,期待“淫荡”系列 :) 。

SPM8

图片
SPM8  的正式版终于在愚人节之后发布了。 新版有很多更新,比如batch系统和DARTEL算法。特别是DCM的模型,基于fMRI和基于EEG/MEG的模型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更多SPM8的新特性可以参见这个 PDF文档  。

fMRI测谎将被应用在法庭中

最早是斯坦福大学的法律与生物科学中心的 blog 报道了这一事件。在一项青少年性虐待的案件中,被告父母提供了一份 No Lie MRI 公司提供的他们没有说谎的fMRI扫描证据。下面是翻译连线杂志wired一篇文章( 原文 )。 在美国,辩护律师第一次向法庭提交了一份有争议的神经测谎报告作为证据。 在圣地亚哥即将开始的一项青少年性虐待案听证中,辩护方希望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 (MRI)扫描来证明虐待并没有发生。fMRI扫描是通过测量血氧含量来显示大脑活动。 这项技术广泛用于大脑研究中,但作为测谎方法还没有被充分验证。任何技术要被加州法院接受,必须先在科学界被广泛接受。 进行此项大脑扫描的公司 "No Lie MRI" 声称他们的测试的 准确性超过百分之九十  ,但一些科学家和律师对此表示怀疑。 “目前的这些研究非常有趣。我认为它们值得进一步研究。但是这项技术非常新,只有很少的研究支持,更没有研究是在现实场景中完成的,”Hank Greely 在他写给Wired.com的e-mail中说。Greely是斯坦福大学法律与生物科学中心的负责人。 在1921年 生理多导测谎仪 发明之后,测谎技术一直诱惑着律师,但测试的精度一直被怀疑。Greely指出,美国法院和科学家有“ 85年的生理多导仪测谎的经验”,而且大量研究试图说明其准确性。但目前除了新墨西哥州,生理多导测谎仍然没有被法庭普遍接受。 其他的尝试试图使用不同的大脑信号测谎,比如印度开发的 以脑电图 (EEG)为基础的技术  。在印度,脑电测谎已经作为证据出现在了法庭上。去年,律师试图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证据达成工人对慢性疼痛的赔偿要求,但该案件达成庭外和解。如果证据被接受,圣地牙哥的案件将是美国法院第一次使用成像测谎检测作为证据。 根据 最先报告这个fMRI证据  的Emily Murphy说,该案件是一个保护儿童的听证会,以确定该儿童是否应该留在家里,还是因为其被性虐待而逮捕其父母。Murphy是 斯坦福大学法律与生物科学中心  的一名行为神经学家。 显然,被告父母聘请了 No Lie MRI 公司进行的大脑扫描。No Lie MRI公司总部设在圣地亚哥,测试设备在加州的Tarzana。该公司的报告说,fMRI实验表明被告声称无罪不是一个谎言。 该公司拒...

江湖八卦

最近认知神经科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可是和几个同学说起他们竟然都不知道,所以我还是在这里八卦一下。事件的起因是一篇in press的文章: Voodoo Correlations in Social Neuroscience  ,Voodoo是一种邪教组织,题目的意思就是社会神经科学中做的相关分析是 伪科学 。 先从头说起,介绍一下认知神经科学这一领域。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的一门学科,可以说是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结合。它的发展得益于脑成像技术的发明,特别是功能磁共振 (fMRI)技术。传统的认知心理学只能通过被试的行为表现反推认知加工过程,有了功能磁共振技术,就可以打开大脑的黑箱,看到人们在完成认知过程时伴随的大脑活动。比如,给给是呈现一系列的刺激图片,刺激图片包括面孔、房子或者工具等不同的类别,同时用MRI机器记录大脑的血氧活动。结果就会发现,相比于其他种类的刺激,面孔刺激会使大脑两侧后部的梭状回激活。这个区域又被称为梭状回面孔区 (fusiform face area, FFA),是人类大脑中专门加工面孔的模块。应用最新的脑成像技术,认知心理学家在知觉、注意、记忆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 慢慢的研究兴趣就不只局限于这些基本的认知过程,社会心理学家们也开始关心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的神经活动了。社会心理学家关心的问题会比较有意思些,比如一列火车将要撞到五个小孩,如果要你把道岔扳到另一边就可以挽救这五个小孩,但会撞死另外一个轨道上的一个小孩,这时你应不应该去扳道岔;或者人们在计划购买东西时是如何做判断的。显然,这样的研究更能够吸引眼球。于是研究人员让被试躺在MRI机器里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四个人在一起抛球,开始时四个人互相抛球,随后其他三个人互相抛球而把被试冷落在一边。这时研究人员发现被试的前扣带回 (ACC)被激活。因为人们在受到物理刺激而感到疼痛时也会激活ACC区域,因此研究者就把这种被拒绝的后果比喻为"社会疼痛"。是这样吗?认知心理学家会说这样的设计太不严格了,我可以说出一百种可能的理由来解释ACC的激活。社会心理学家只好使出杀手锏。OK, ACC的激活确实可能有很多种解释,但是如果我发现ACC不仅因为被排斥而激活,而且激活的强度还和被试主观报告的被排斥的感受相关,那么就可以排除很多混淆变量了吧。这确实是个很好的...

图片搜索 TinEye

图片
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图片搜索引擎 TinEye   最早是在 两全其美 贴图版上发现这个搜索引擎的。因为贴图版上总有人贴AV的截屏来问出处,于是就有达人推荐了这个图片搜索引擎。这个可行性没有试过,据说可以根据图片找到网络中的出处,进而下到想要的片。:) 玩了一下这个搜索引擎,觉得挺有意思的。原理大概就根据提交的图片用算法提取出图片的一些特征作为“指纹”,然后再与网络上众多图片进行匹配。想象一下如果可以输入一个人的大头照,就可以找到这个人在网上的图片,一定会很酷。不过现在的技术显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比如我试了这张卡卡的头像 搜索 ,结果只有与这张图片相同的图片。 不过 试一试 人造的图片,比如下面的星巴克标志,就会发现结果还真的不错。带有星巴克的杯子和带有星巴克标志的柜台都能搜索出来。这样的结果可能才会有比较好的利用价值。 最后是TinEye技术演示的Widget,看起来很酷!

分离如何造成伤害

图片
译自 Scientific American 每个人都知道,与对自己意义重大的人的分离是件痛苦的事情。来自经验的证据表明,与浪漫伴侣的长期分离可能会导致焦虑和抑郁,并会有睡眠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现在,研究人员正在确定这些行为和生理影响后面的神经化学机制。 去年秋天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与雌性伴侣分离四天的雄性草原田鼠在生理上表现出类似于抑郁的行为,并且皮质酮 (corticosterone)水平上升——这种激素相当于人的应激激素皮质醇 (cortisol)。这个时间间隔要比要比研究人员之前发现的影响田鼠生理反应的时间要短。雄性田鼠与他们的同性兄弟的分离并没有显示任何类似的症状,这意味着上述反应是特异于伴侣间分离的而不只是由于社会孤立。当给田鼠用药阻断皮质酮的释放,它们在与伴侣分离后不再显示类似于抑郁的行为,再次确认了应激激素是分离后生理和行为反应的根源。 分离后的表现在许多方面都类似于毒品戒断。研究已发现,在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中,同居和交配会增加催产素 (oxytocin)和血管加压素 (vasopressin)的水平 (这些激素会促进情感依恋),并且激活与奖赏相关的脑区。因此,尽管草原田鼠与其伴侣分离的时间很短,它们仍会经历类似戒断反应的症状,Larry Young说。Larry Young是Emory大学Yerkes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行为神经学家,是这个研究的共同作者。“从短期来看,我认为[这一机制]产生了一种厌恶状态,这使动物们会去寻找它们的伴侣并维持在一起,”Young说。 在最近的一项对人类伴侣的研究中,犹他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Lisa Diamond观察到了被试在分离4到7天后产生的轻微的类似于戒断反应的症状,如烦躁和睡眠障碍,同时皮质醇水平也会增加。自称对与伴侣之间关系更担心的参与者显示出最高的皮质醇水平,即使是那些只对分离报告了低水平的压力和焦虑的被试同样会显示一定程度的皮质醇的增加和身体不适。这些结果与Young的研究类似,表明与伴侣分离与皮质醇的增加有着特定的联系,这意味着皮质醇-受体阻断药物同样可以帮助因为与伴侣分离而苦苦挣扎的人类。 研究人员相信,伴侣之间的关系源自亲子关系,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浪漫的依恋的感觉如此强烈。同样的神经化学物质,催产素、加压素和多巴胺与这两类关系都有关,并且与亲子关系与浪漫关系的形成和分离的...